Workflow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吴昊:低空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经济网·2025-08-27 06:26

低空经济定义与产业链 - 低空经济是以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为运行环境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核心载体包括民用有人驾驶及无人驾驶航空器 应用场景涵盖载人运输、货运物流、农林作业、航空旅游和飞行培训[1] - 主要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和传统固定翼飞机 覆盖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1]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 包括钢材、铝合金、高分子材料及芯片、电池、电机 中游包含无人机、航空器、高端装备与配套产品 下游需通过飞行审批和空域备案后实现与各产业融合[1] 行业发展进展 -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行业进入国家战略层面[3] - 2025年3月亿航智能子公司获得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3] - 2025年2月航天飞鹏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完成首条城际低空物流航线首航[3] 企业订单与市场规模 - 沃兰特航空获得农银金融租赁30亿元人民币购机订单 创中国载人eVTOL行业最大确认订单[4] - 沃兰特航空获泰国泛太平洋公司17.5亿美元500架订单 用于短途岛际运输和应急救援[4] - 绿能慧充子公司向新疆供应42架重载无人直升机 用于建设六个物流及应急无人机基地[4] - 时的科技获得阿联酋Autocraft10亿美元350架E20 eVTOL订单[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4] 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 - 低空经济已渗透物流配送、农业生产、应急救援等多领域 无人机物流配送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无人机遥感监测助力农业精准化[5] - 技术成熟度和配套设施仍需完善 全面进入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仍需时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