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公司接手欧洲锂电池巨头后,无一车企愿与其合作
观察者网·2025-08-27 02:08

公司破产与收购 - 瑞典锂电池制造商北伏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向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提交破产申请 成为瑞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企业破产事件[1] - 北伏破产前向政府和投资者筹资约150亿美元 其关联企业在破产程序中的债务总额超过80亿美元[3] - 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于8月7日宣布收购北伏在瑞典和德国的所有剩余资产[3] 公司发展历程 - 北伏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 在初创阶段获得欧洲政界大力扶持 旨在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等厂商竞争[3] - 公司获得欧盟资助及多家欧洲车企注资 包括大众、宝马、沃尔沃等 最高获得价值550亿美元的电池供应合同[3] - 由于经营存在严重问题 北伏始终无法突破低产能和低良品率局面 2023年谢莱夫特奥工厂实际产量仅为设计产能的1%[3] 行业技术发展 - 收购方Lyten是一家新兴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 目前在其试点工厂小批量生产锂硫电池[3] - Lyten计划借助北伏的研发和生产设施 在2028年底之前实现电动汽车锂硫电池的大规模量产[5] - 电池专家认为在2030年之前 锂硫电池不太可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7] 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 - 北伏的主要客户在2024年纷纷取消订单 导致企业最终走向破产[3] - Lyten现有合作伙伴包括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 投资者包括美国联邦快递和美国政府[3] - 在Lyten收购北伏后 没有任何汽车制造商表现出恢复合作的意向 前投资方斯堪尼亚表示讨论订购电池为时过早[5] 产能与制造挑战 - 美国硅阳极材料公司GDI的CEO指出中国花费15到20年和1500亿美元才达到当前电池制造水平 强调技术发展需要长期投入[7] - 有欧洲车企电池负责人表示六个月前放弃与Lyten合作 原因是其只具备支持研发的小批量生产能力[5] - Stellantis发言人表示任何供应协议都将取决于技术验证、产业化规模提升、本地生产能力以及商业条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