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创新策源·创新驱动·创新转化——走进城市智库 系列报道
郑州日报·2025-08-27 01:40
研究院成立背景与定位 - 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于2023年9月签约揭牌 由河南省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和郑州市政府共建 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省唯一的教育 科研 产学研合作总体管理单位[1] - 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研 人才 技术优势 结合河南省产业基础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化学合成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 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 - 研究院布局合成与催化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智能制造 低空智能 双碳科技等7个创新中心 已启动建设其中4个中心[3] - 研究院全职引入高水平人才6名 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机构专家学者37人[3] - 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签署战略协议 推动科创资源共建共享[3]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 - 张万斌教授团队研发关键催化剂 实现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高效合成 预计产业化后年销售收入达2亿至3亿元[6] - 合成与催化中心与平煤神马集团 心连心集团合作解决关键分子合成问题[6] - 人工智能团队与郑煤机开展巷道机器人项目 与正星科技探讨加油机器人项目 与新乡通达推进铺路机器人落地[6] 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与慧川自动化共建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与洛阳正骨医院共建骨科医学研究中心[7] - 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小试阶段科研成果在郑州完成中试并产业化[7] 人才培育体系 - 打造多元化师资+定制化课程+模块化场景本土化人才联培模式 与本地高校合作开发AI+及智能制造课程[8] - 计划靶向引进多名国际影响力领军人才及团队 推动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8] - 与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探索研究院+高校协同育人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