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把握宜居城市建设着力点
经济日报·2025-08-27 00:14
生活性服务业定位与意义 - 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 是反映城市宜居度 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 - 城市是生活性服务业主要聚集地 其布局取决于人口消费需求分布 [2] - 具有就业包容度高特点 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础岗位 为大学生和灵活就业者创造机会 [3] 城市发展与人才吸引力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便利化程度成为影响年轻群体居住决策的主要因素 [4] - 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呈现知识 技能和人力资本密集特征 改变城市投资和就业结构 [3] - 生活性服务业特色资源如淄博烧烤 云南民宿酒吧等塑造城市独特气质 促进差异化发展 [4] 重点发展领域 - 优化社区服务:城市居民75%时间在社区度过 2035年70%人口生活在城市社区 需建设邻里服务中心 共享书房 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设施 [6] - 发展养老助老服务: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 65岁及以上达2.2亿 需建设康复医院 护理院 推进无障碍建设 [7] - 补齐新市民服务:构建灵活就业服务平台 推广AI+就业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 法律咨询等 [7] -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推动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融合新型消费载体 扩大文化演出 体育赛事等服务供给 [8] 民生需求与消费升级 - 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更多体现为文化教育 医疗保健 旅游度假等服务消费需求 [2] -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引发大量生活性服务业需求 为服务业规模经济提供市场土壤 [3] - 新市民服务可带动万亿级新消费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