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赋能手术机器人 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 - 睿心医疗设计研发由AI驱动的全自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实现医生通过语音命令远程操纵机械臂完成血管介入手术全流程操作 包括引导丝推进旋转回撤 导引导管调整 球囊扩张和支架放置[1] - AI+手术机器人实现"医生—智能系统—执行终端"三方协同 医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下达临床任务 智能系统利用算法将指令转化为操作目标 执行终端完成自动化手术操作[2] - 设备已完成样机生产和仿体实验 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AI自动化动物手术 有望2027年正式上市[2] - 产品价格较现有产品实现大幅度下降 商业可行性非常高[6] 公司背景与融资 - 睿心医疗2017年创立于深圳 3位联合创始人均为美国知名大学博士 在美国医疗行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1] - 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 经纬创投和腾讯[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达315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8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3%[6]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控局2024年11月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 明确84个细分领域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3] 行业技术趋势 - AI与机器人结合产品掀起医疗界技术革命 AI+手术机器人精准诊疗平台实现从诊断规划到执行的闭环 使基层医生能高质量完成高难度手术[3] - 以ChatGPT和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将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推进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大模型训练达芬奇机器人完成腹腔类手术[4] - 睿心医疗利用自主研发语言大模型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标准化目标任务 最终实现AI控制机器人完成自动化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 投资机构布局 - 国投创新作为睿心医疗重要投资方 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在医疗赛道已投资近70家企业 投资规模约150亿元 其中高端医疗器械类企业近30家[5] - AI在医疗领域能提升产品性能 基于影像数据的诊断通过学习和大量样本训练能辅助医生判读 提升效率和一致性[5] - 随着算力提升 底层模型和算法发展 国家政策鼓励及支付端对AI医疗器械产品支持 行业前景乐观[5] 行业应用挑战 - AI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面临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AI诊断可靠性与可解释性 医疗从业者技术接受度 以及法规与伦理等难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