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 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6 16: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产业风口,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调运营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谋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 - 珠海肩负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领域壁垒[6] - 通过"澳门-珠海"强强联合形成区域增长极,需与深圳构建产学研产业链共同体[7]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 产业升级路径 - 产业结构呈现"新、轻、强"特征,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适应科技创新变革需求[2] - 需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集群效应,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4] - 强化都市核心区建设,集聚科创资源打造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加快新场景应用推广[4] 创新生态构建 - 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在产业新蓝海探索中塑造竞争力[3] - 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7] - 发展消费新业态,面向港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会展资源对接机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