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目标与时间节点 - 2024年为AI应用落地元年 AI在日常生活和智能终端落地 2025年为智能体元年 AI从听令行事转向主动服务[1] - 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1][4]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4]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1][4] 重点发展领域 - 科学技术领域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 加强AI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4] - 产业发展领域增强工业系统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推广AI驱动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法[5] - 农业领域加快AI驱动育种体系创新 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5] - 消费提质领域发展提效型和陪伴型智能原生应用 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5] - 智能终端领域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产品[5] - 民生福祉领域将AI融入教育教学过程 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新模式[5] -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AI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6] - 政府治理领域打造精准识别需求/主动规划服务/全程智能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6] - 全球合作领域提升AI在大气/水/海洋/土壤等环境的监测预测能力 进行精准治理[6] 行业应用进展 - 工业领域以大模型和深度学习为核心 AI技术通过工业软件与工业机器人双维度驱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8] - 农业领域丰登育种大模型辅助发现未被报道的作物基因功能 全球超100个育种单位试用[9] - 气象领域AI气象预报模型风乌GHR实现对中期天气进行10公里级建模与预报[9] - 企业智能化转型从碎片化改造转向全价值链整体重构 智能体让人机关系从人适应机器变为机器服务于人[8] 技术发展现状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千问/Kimi/智谱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开源普惠生态逐步形成[7] - 企业部署大模型成本从两年前天价大幅降低 人工智能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时代[7] - 智能体产品能够使用各种工具并具备记忆能力 可自主理解任务目标并规划分解任务[7] - 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深化应用 柔性生产线自适应能力显著提升[6] 产业生态建设 - 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融合激活多元主体创新活力 推动从AI应用大国向AI创新强国跨越[1] - 智能终端依托消费电子市场优势 结合生成式AI算法优化使人机交互体验迎来质变[6] - 生物医药领域高通量测序数据增长推动AI辅助药物研发进入临床转化关键期[6] - 具备明确数据入口和清晰商业闭环的领域将成为政策落地核心抓手[6]
国务院划重点:十年时间,全面AI
第一财经·2025-08-26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