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超市”,“十五五”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6 13:19

能源体制改革进展 -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 煤电和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 除居民和农业外用户侧定价完全市场化 大部分电量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1]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覆盖中长期和辅助服务交易 现货市场在7个地区及省间建成运行 南方区域实现连续运行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超市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初步建立 [2] - 能源产业生态加速创新 出台虚拟电厂 绿电直连和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各地拓展应用场景提升电力系统韧性 [2]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规模 - 虚拟电厂总规模超3500万千瓦 相当于1.5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3] - 新型储能总规模约9500万千瓦 较"十三五"末增长30倍 占全球总装机比重超40% [3] - 绿电直连政策推动智能微电网 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发展 [3] 电力市场建设成果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至23.8万亿千瓦时 实现翻倍增长 [4] - 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40%提升至连续四年超60% 相当于每3度电中2度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 - 构建"1+6"基础规则体系 解决各地规则碎片化问题 实现售电公司"一地注册 全国共享" [4] 新能源消纳措施 - 加快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 通过多能互补和联合调控提升风光发电自主调节能力 [6] - 加强主网 配网和微电网建设 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工程 通过煤电改造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6] - 扩大虚拟电厂聚合规模 拓展车网互动应用 发展绿电直连等就近消纳新业态 [7] - 拓展非电利用途径 推动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 并向绿氢冶金 绿色合成氨等领域延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