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财社论:发挥碳市场“指挥棒”作用,政府和市场要各归其位
第一财经·2025-08-26 12:43

全国碳市场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减排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2030年目标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 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 市场现状与交易数据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 成交额467.84亿元 [1] - 现有市场覆盖电力 钢铁 建材 有色四大行业 [2] - 碳交易市场已逐步显现"指挥棒"作用 形成排碳有成本 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 [1][2] 市场扩容计划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基于行业发展状况和降碳贡献等因素 [2] - 在自愿减排市场中逐步引入符合条件自然人参与交易 [2]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以扩大交易群体 [2] 配额分配与价格机制 - 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3] -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3] - 通过扩展交易主体和丰富交易产品形成真实碳价信号 [2] 市场监管与风险防控 - 建立履约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制度防范履约风险 [3] - 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操纵市场等行为 [3] - 加强对碳金融活动监督管理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3] 制度体系建设 - 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相关立法研究 [4]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打击违法犯罪 [4] - 完善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系统化建设方向 - 统筹市场与政府 长远与短期 整体与局部 国内与国际关系 [4][5] - 提升数据可靠性 增强行业包容性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 [4] - 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政府管住该管领域 市场放权该归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