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解读|江苏国泰主业亏损豪掷138亿理财,治理透明度及募资管理被警示

公司财务决策 - 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包括结构性存款 收益凭证 大额存单 国债逆回购等产品 单笔理财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 [3]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 其中已使用额度3.306亿元 [3] - 委托理财和证券投资资金规模合计超过138亿元 远超公司上半年净利润5.45亿元 并超过公司总市值124亿元 [3] 投资业绩表现 - 2023年证券投资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6045.51万元 [4] - 2024年证券投资累计亏损6927.04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亏损7195.60万元 三年累计亏损总额达2.02亿元 [4] 主营业务调整 - 终止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5.38亿元 [4] - 终止原因包括土地未交付及行业环境变化 锂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导致价格下行及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5]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50.8亿元 净利润约7.9亿元 [5] 公司治理问题 - 2024年12月因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管理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 存在募集资金专户管理不规范 超额度使用资金及错误支付非募投项目费用等问题 [9] - 未在专项报告中披露资金管理不规范情况 导致报告信息不准确 [10] 决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8月24日公告终止15亿元证券投资计划 该计划从发布到终止仅历时两天 [11] - 终止理由为聚焦主业 谨慎投资及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 [13] - 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40% 且每年不少于两次分红 [13]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涨停至8.36元 次日继续上涨1.91%至8.52元 [14]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 证券投资计划中包含"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资管产品"但未披露具体投向及止损机制 [9] - "额度循环使用"机制可能导致资金使用透明度不足 [9] - 风险预警机制未能及时识别募集资金使用中的合规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