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年薪百万、有人餐厅“炒散”,续签率54%的香港“高才通”如何优化?
第一财经·2025-08-26 10:50
高才通计划实施情况 - 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12月推出以来收到约51万宗申请 其中约34万宗获批 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4] -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1.37万名高才逗留期限已满 其中46%放弃申请续签[2][6] - 续签申请率按类别差异显著:A类(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77% B类(百强名校毕业+3年工作经验)50% C类(五年内百强名校毕业)40%[6] 保险行业就业现状 - 保险业首年淘汰率高达80% 从业者称首年未开单比例近50%[1][8] - 成功留存者收入显著提升 部分从业者年薪可达百万港元 工作时长减少50%但收入达原收入2-3倍[1][8] - 保险佣金结构呈现"头重脚轻"特征 储蓄险首年佣金可达保费的70%-90% 经纪人实际到手比例约30%[13] 金融行业就业分布 - 续签高才中19%从事金融服务业 11%从事保险经纪行业(含精算师及管理层)[11] - 续签高才月薪中位数为4万港元 其中10%月薪达12万港元以上 1%月薪超30万港元[11] - 部分保险从业者业绩突出 可实现MDRT(首年保费150万港元)或COT(首年保费450万港元)标准[13] 人才留存挑战 - 求职竞争激烈 有报道称投递50余份简历仅获1-2次面试机会[9] - 住房成本高昂 约70%在港长住者选择租房 天水围地区月租4000港元仅能租用小房间[10] - 仅约三分之二获批者长期居留香港 其余选择两地通勤或短期住宿[10] 经济贡献与政策展望 - 高才通计划预计每年带来340亿港元直接经济贡献 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1.2%[14] - 政府强调计划将持续优化但不会终止 重点将转向吸引AI应用、低空经济等特定行业人才[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