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45年后再出发,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
华强北创新创业生态模式 - 华强北打造"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具备开放 包容 协作 韧性 共生特点 实现草根创新到全球扩张的可行性[1] - 通过衔接研发创新与全球市场制造 兼具小批量试产速度和全球外贸通道 成为全球创客理想孵化载体[3] - 大象机器人从3人团队成长为年出口超2万个机器人的行业标杆 体现生态培育成效[3] 三圈联动协同机制 - 空间维度构建一公里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生态圈 覆盖芯片设计研发到终端组装测试全环节[4] - 时间维度实现一星期全流程高速制造圈 第一天完成原型打样 第二天小批量试产 一周内全球首发并跨境电商发货[4] - 生产要素层面形成一站式生产性服务业高效协同圈 实现土地 人才 技术 资本 政策等要素无边界流动[4]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 科研端采用河套科研+华强北落地等模式 已落户深圳大学实验室等4家科研机构[5] - 产业端运用产业互联网思维重塑产业链价值链 提升协同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5] - 资本端布局覆盖天使轮到并购投资的完整科技金融服务体系[5] - 实施孵化器集群计划 建设10家未来产业孵化器 10家新兴产业孵化器 30家党建+创客孵化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