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债券市场发展机遇 - 政策引领市场发展 2022年中美共同起草《G20转型金融框架》明确转型标准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推动绿色转型产业 多地出台地方转型金融目录或标准[13][14] - 各方提供有力支撑 交易商协会及沪深交易所出台转型债券细则 中央结算公司构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完善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并实现公募转型债券全覆盖[15][16] 中国转型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1年至2024年末累计发行244只 总规模2208亿元 发行人数量从21家增长至59家[20] - 产品类别逐渐丰富 挂钩类与非挂钩类并存 公司债占比44% 中期票据占比42% 两者合计超85%[22] - 区域分布呈现聚集性 北京占比23% 上海占比15.85% 前十地区占发行总额近80%[26] - 投资者认可度提升 2024年认购倍数达5.48 发行成本较普通债券平均低8.1BP 接近绿色债券9.7BP的成本优势[28][30] 中国转型债券环境效益 - 资金投向低碳转型产业 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等三大行业获资占比超85% 投入资金合计139.27亿元[35] - 量化环境效益显著 挂钩类转型债券年节约标准煤1580.71万吨 碳减排4806.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非挂钩类年节约标准煤51.35万吨 碳减排12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38][39]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向 - 制定转型债券规划 引导披露过渡并完善考核机制 将单位资金环境效益作为投资绩效指标[43] - 鼓励产品创新 从货币政策扩展碳减排支持工具 财政政策提供贴息及税收优惠 支持转型债券发行端与投资端[45] - 健全标准建设 明确转型活动目录及信息披露要求 构建转型金融框架 科学界定转型经济活动边界[46] - 强化信息披露 设计环境效益指标体系 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认证 降低信息披露成本[48] - 促进数字技术应用 依托数据库采用AI及区块链技术 实现环境效益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 建立指标阈值分级评价[49] - 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中外标准兼容互认 学习国际披露实践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披露体系[50]
中国转型债券白皮书(2025)
搜狐财经·2025-08-26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