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外汇局在16省市试点绿色外债业务|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6 05:44

国家绿色金融政策试点与创新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允许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 扩大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2] - 试点政策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聚集[2] 绿色债券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110只 金额2730.45亿元 环比增长57%和77% 同比增长33%和147%[3] - "投向绿"债券发行239只 金额4424.38亿元 环比增长14%和32% 同比增长17%和47% 募集资金主要流向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3] - 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均值为88.92分 环比上升7.56% 预计每年可支持减排4491.56万吨二氧化碳[4] 地方碳金融政策创新 -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碳资产变现司法保障文件 明确碳排放配额属于合法质押标的 采用"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省级交易平台"双登记模式[5][6] - 上海发布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跨境人民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探索个人参与碳交易模式[7] - 天津出台19条举措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建立绿色低碳项目库 推广绿色消费信贷与个人碳账户[9] 碳市场交易数据 - 全国碳市场上周最高价71.31元/吨 最低价69.93元/吨 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77%[11] - 上周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27.42万吨 总成交额1.60亿元 2025年累计成交量5936.04万吨 累计成交额43.83亿元[12]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实践 - 渣打集团完成全球首单符合ICC标准的可持续保函银团 金额超3亿美元 为远景科技集团海外风电设备销售提供金融支持[13] - 广东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中小微企业支持公司债券 规模4.5亿元 票面利率2.70% 募集资金用于绿色设备租赁及节能减排项目[15] - 广东落地首笔造纸行业转型金融流动资金贷款1300万元 南雄农商银行为企业核定2900万元无抵押转型金融授信额度[16] - 农行新加坡分行发布新加坡首个《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融资框架》 举行转型债券和绿色存款产品签约仪式[17] - 工行新加坡分行发行首笔符合M-CGT标准的绿色债券 募集35亿元人民币和3.5亿新元 采用中新欧三方认证标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