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小“票根”解锁中国暑期旅游消费密码
中国新闻网·2025-08-26 03:44
票根经济模式兴起 - 票根经济定义为消费者凭借演出、赛事、旅游等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享受优惠 将单一购票升级为链式消费[1] - 暑期多地通过音乐节、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推出凭票优惠措施 激活跨场景消费[1] - 该模式契合年轻消费者追求仪式感与价值感的心理需求 构建文旅IP与地方商业联动的消费新场景[5] 城市实践案例与成效 - 刀郎临沂演唱会带动全市重点A级以上景区游客量增长25% 持任意场次演唱会门票可免费畅游10家景区且24家景区推出折扣[1] - 江苏"苏超"足球联赛单场上座人数超6万 撬动多场景消费规模达380亿元[3] - 浙江衢州借"浙BA"篮球赛发放500万元消费券 直接拉动本地餐饮、住宿、零售消费[3] 经济影响机制 - 票根经济将一次消费变为消费链 关联交通、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周边等多元消费场景[3] - 优质文化产品成为优秀旅游产品的"芯片" 反映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文化含量要求提升[5] - 形成"一场活动带火一座城"的乘数效应 为本地多元业态提供低成本高效精准引流路径[5] 发展挑战与升级方向 - 若仅停留在折扣兑换等浅层激励 模式可能随活动热度消退而降温[5] - 需推动票根价值内涵式增长 通过与在地文化、独家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深度绑定实现情感连接[6] - 应构建数字化票根经济活动平台 利用数据洞察实现个性化推荐与长效用户运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