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冲刺,六大隐患不容忽视
搜狐财经·2025-08-26 01:10

核心观点 - 公司科创板IPO面临多重挑战 包括增收不增利 客户高度集中 自产产品毛利为负等问题 将于2025年8月29日迎来二次上会审议 [1][3][2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22亿元增至2024年5.48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01亿元下滑至2024年9691.92万元 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23.74%至2.94亿元 但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减少895.76万元和251.87万元 降幅分别达16.76%和5.71% [5] - 利润对政府补助依赖度高 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分别为1911.72万元 1676.20万元和1624.18万元 占利润总额比例均超15% [6] - 资产总额从2022年16.33亿元增至2024年26.45亿元 资产负债率从22.19%升至43.26% [5] 业务模式 - 业务分为自产产品和引进产品两大板块 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该会计处理方式遭上市委问询 [7] -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28.22%提升至2024年63.77% 但2024年引进产品贡献毛利占比仍高达65.86% 大部分利润依赖引进业务 [8] - 监管要求结合业务模式 同行业可比案例和报告期以前年度会计政策 论证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9] 客户结构 - 客户集中度极高且呈上升趋势 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9.22% 97.92% 97.20% [10] - 2024年前两大客户(客户A和客户B)收入占比分别为64.07%和23.12% 合计达87.19% [11] - 客户数量正在减少 报告期各期客户减少数量分别为2家 9家 9家 新客户开拓及放量较慢 [12] - 监管在两轮问询中关注客户集中度较高现象 要求说明客户拓展是否存在不利情形 [13] 技术研发 - 光刻材料成本中30%-50%的树脂仍依赖日韩进口 自研树脂尚处于合作开发阶段 [14] - 拥有36项发明专利 但一半以上是2021年后突击申请 恰逢IPO准备期 [15] - 与供应商G联合开发8款光刻胶树脂 但招股书对技术成果权属分配 是否构成核心技术依赖等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18] 公司治理 - 历史上存在31起股权代持情形 虽已清理 但代持形成原因复杂 涉及人员众多 难以完全排除未来潜在股权纠纷风险 [19] - 前重要股东吕俊钦因涉赌被捕 其所持股份被司法划转 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内部管理 股东背景合规性以及历史融资过程合法性的质疑 [20] 募投项目 - 拟募资10.07亿元 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998亿元)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069亿元) [23] - 2024年自产产品产能利用率不理想 BARC KrF光刻胶 TEOS等产品产能利用率均低于50% [24] - 在现有产能尚未充分利用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扩张 合理性和必要性存疑 若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无法有效消化 加剧折旧压力 [24] 行业背景 - 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一场马拉松 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长跑中笑到最后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