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发展成就 - 45年间从人口3万的小镇崛起为GDP 3.68万亿元、人口18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 [2] - 获"中国硅谷""工业第一城""外贸第一城"称号 [2] - 在"双区"战略下成为金融与科技产业深度结合的前沿阵地 [2]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基建支持 - 1962年设立宝安县支行,1982年升格为深圳市分行 [4] - 1985年为大亚湾核电站提供2000万元临时周转贷款,支持中国大陆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建设 [5] - 2009年作为牵头行提供19.5亿元银团贷款支持深圳中航城改造项目 [5] - 近年为妈湾电厂升级(授信20亿元)、深惠城际铁路、盐田港等重大项目提供融资 [5][8]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 2020年通过"公私联动"为CZ科技提供2000万元授信,早于其A轮融资 [10][11] - 2022年将CZ科技授信增至5000万元,并通过建信信托领投完成A/A+/B轮融资,估值从10亿增至23亿元 [12][13] - 2024年协同建银国际作为CZ科技港股IPO联席保荐人,形成"私+公+债+股+荐"联动 [15] 数字化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 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线上融资"秒报秒批",平台服务超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放款超百亿元 [18] - 为LX科技提供"孵化云贷"200万元和"科技e贷"300万元纯信用贷支持,2024年7月推动建信股权对其战略投资4000万元 [19] - 2025年上半年创新"深融贷""20+8产业贷"等产品,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较年初新增200亿元 [16][20] 机构建设与战略规划 - 建立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专营机构、科创支行及31家科技特色网点的专营组织架构 [20] - 2025年制定24条举措的金融服务方案,从科技发展、内需、外贸、湾区服务及民生保障五方面支持"双区"建设 [21] 信贷规模与企业覆盖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形成科技及普惠贷款余额各2万亿元、绿色及数字贷款余额各1万亿元的信贷格局 [2] - 累计为超2万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覆盖度较高 [16] - 2025年初至7月末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超1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4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00亿元 [16]
从传统基建到科技金融,深圳特区45周年建行再出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6 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