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邢文利:培育壮大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日报·2025-08-26 00:07

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与产业基础 -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 拥有雄厚产业基础 独特区位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 地区工业体系完备 强调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 需要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制造业发展背景与机遇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直接关乎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 - 东北地区正处于全面振兴的重要机遇期 制造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经济格局[2] - 需要整合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数字经济等领域优势资源 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2] 产业集群概念与重要性 - 产业集群是特定行业内竞争性企业及关联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现象 是典型产业组织形态[3] - 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高度产业集聚效应 强大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3] - 对东北地区而言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3]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已形成覆盖高端装备 汽车 航空航天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4]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传统产业技术积累与产业链配套能力上 呈现三大积极变化:产业链延伸加速 创新平台建设加强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4] - 具体案例包括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向核心零部件拓展 大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创新药研发延伸 长春建设国际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4] 集群发展策略与措施 - 强化创新引领 聚焦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 -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 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物联网 5G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5] - 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简化审批流程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5] - 完善要素保障 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 依托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集聚 完善产业生态圈[6] - 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优化工业用地供给[6][7] - 加强开放合作 深化与京津冀 长三角等地区产业协同 推动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7] - 通过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平台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7] - 积极落实"双碳"目标 研发应用低碳技术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