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读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新华财经·2025-08-25 23:44

全国碳市场政策与建设进展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旨在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 [1] - 文件彰显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要求加快建设更有效、更有活力和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1] 全国碳市场运行现状 - 全国碳市场体系包括强制减排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自主减排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者相互衔接 [2]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成交额467.84亿元,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 [2] -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登记,累计成交246.03万吨,成交额2.08亿元 [2] 市场功能与行业影响 - 碳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作用逐步显现,促进形成“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 [3] - 行业呈现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市场功能推动全社会低成本减排 [3] 中长期发展规划 - 文件明确全国碳市场到2027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要求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4]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4] - 加快构建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健全交易制度,丰富交易产品与主体,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衔接 [4] 市场机制与监管 - 政府重在构建制度框架与风险防控体系,设定碳配额目标、完善市场调节和加强监管 [6][7] - 市场聚焦资源配置效能释放,通过丰富交易产品和扩展主体提升活力,形成真实碳价信号 [6][7] - 平衡“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关系,既要激发市场活力,又要维护市场秩序 [7] 地方试点与国际合作 - 地方试点碳市场继续发挥“政策试验田”功能,在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调控机制和创新监管手段方面先行先试 [7] - 碳市场作为对外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制度保障,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促进跨国合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