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的角色与使命 - 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超60%,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 - 经济大省需肩负更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们不扛这个大梁,国家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 [2] - 经济大省需增强使命感,展现更大作为,并具备全局观念 [2] 目标与行动 - 经济大省将2025年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或更高,显示"勇挑重任"的政治责任意识 [3] - 各地采取具体措施:北京发布59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湖北将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3] - 河南建设亩均投资3000元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今年夏粮总产量750.01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3] - 安徽筹建数据合规服务中心,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3] 发展着力点 - 经济大省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4] - 发展需结合大处着眼和因地制宜,既要服务全局需求,也要发挥自身优势 [5][6] - 广东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数量全国第一 [6] - 江苏研发投入连增3年,占全国总量12%,2024年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26.8亿元,去年出台20项专项政策破除成果转化壁垒 [6] 区域创新策略 - 上海深化"以赛引才""以活动引才""以政策引才",加快建成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7] - 四川布局100个"从1到10"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35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7] 辐射带动力 - 经济大省需发挥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做龙头并能牵引 [8][9] - 以上海为圆心的国产大飞机制造圈崛起,南京参与燃油和空气管理系统,杭州提供中央翼装配制造,合肥主攻氧气系统国产化 [9] - 东西部协作中,江苏在青海戈壁建设光伏项目,福建在宁夏投资1.8亿元建设闽宁智算中心,构建跨区域算力协同网 [10] 民生与共富示范 - 山东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发展多种托育模式 [12] - 湖南推行医保惠民提效28项举措,简化服务流程并深化待遇保障 [12] - 福建开展"总校制"改革试点,带动优质学校成长 [12] - 浙江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12]
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2025-08-25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