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培育壮大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日报·2025-08-25 22:03

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与产业基础 -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 拥有雄厚产业基础 独特区位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 地区工业体系完备 需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需守牢实体经济根基 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制造业发展与产业集群重要性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 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 - 产业集群是特定行业内竞争性企业及关联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产业组织形态[3] -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高度产业集聚效应 强大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3] 东北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重点 - 已形成覆盖高端装备 汽车 航空航天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4] -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从整机向核心零部件拓展 大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从原料药向创新药研发延伸[4] - 建设长春国际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作为首个"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育基地 聚焦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 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需强化创新引领 聚焦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 推动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 -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创新 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成果就地转化[5] -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 鼓励企业数字化改造 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物联网 5G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5] 营商环境与要素保障 - 深化"放管服"改革 简化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流程 推行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5] - 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 依托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完善产业生态圈[6] - 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 探索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6] 开放合作与绿色发展 - 深化东北地区与京津冀 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协同 推动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7] - 通过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平台 加强与俄罗斯 德国 韩国 日本等国家的产业合作[7] - 落实"双碳"目标 研发应用低碳技术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