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进入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阶段 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建设核心支撑 [1]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签约265个项目 总金额达2336亿元 体现企业落户信心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设定2025年营商环境达国内一流水平目标 2025年为关键实现年份 [1] 立法体系构建与产业覆盖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2021年颁布 赋予海南省人大制定自贸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的立法体系 [2] - 游艇产业立法成效显著:2022年出台《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后 2024年游艇进出港38.44万艘次(同比增33%) 游客236.89万人次(同比增35%) 注册游艇保有量超1780艘 [3] - "五个图强"立法全覆盖:种子进出口管理规定(向种图强) 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规定(向绿图强) 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向数图强) 商业航天条例(向天图强)制定中 [3] 精准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 "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包括《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10条)《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规定》(9条)《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5] - 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规定明确失信名单标准与惩戒措施 支持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信息 [4][5] 执法方式创新与实践 - 柔性执法实践:三亚组建6支女子执法分队(如80人白鹭执法队) 采用服务型说理式执法降低冲突成本 [6] - 综合执法改革:2017年建立省级联席会议 推行"一个系统管检查""综合查一次"模式 美安园区实现单点对接执法 [7] - "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首违免罚与承诺书制度 大东海商圈10家餐饮外摆试点 违规取消资格 [7][8] 全流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前端公证服务创新: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助力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 区块链存证平台解决"五难"问题 [9][10] - 后端仲裁机制突破: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定机构 提升中立性与国际公信力 [10] - 临时仲裁制度落地:2023年施行《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规定》 已处理4宗案件 实现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与人员 [11][12] - 目标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通过全球仲裁资源互联与规则动态优化 [12]
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海南探索打造“全国一流水平营商环境”调查
经济日报·2025-08-25 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