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的进阶之路——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证券时报·2025-08-25 18:50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 从边陲小渔村发展为全球创新之都和经济重镇[2] - 经济体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 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榜首[2] - 拥有超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推出1000多项全国第一的改革举措[2] 改革突破与制度创新 - 综合改革试点5年推出3批48条可复制推广的"深圳经验" 涵盖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新兴产业立法等领域[4] - 首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路径[4] - 推出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产业等首批引领性法规[4] - 前海合作区实现"三天一项制度创新"的新深圳速度[4] 对外开放与贸易发展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 跃居全国城市首位[5] - 跨境电商 海外仓 数字贸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5] -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为高水平开放平台[5]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城市第一[5] -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大疆无人机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等产品取得全球突破[5] - 建设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 南山"机器人谷"等创新载体[5] 发展模式与城市精神 - 成功源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的化学反应 而非政策优惠或要素禀赋[6] - 形成"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6] - 通过"工业上楼"模式破解土地资源紧张瓶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