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出莫桑比克最大单体玉米田!揭秘:中国兽医学博士非洲种地,租2万余亩地试验“海外粮仓”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25 14:36

项目概况与商业模式 - 项目主体为张文奎及其合伙人,在莫桑比克贝拉市布济河三角洲租赁25500亩土地,种植玉米,首季亩产250斤,被描述为“莫桑比克最大单体玉米田”[3] - 商业模式核心是利用非洲土地租金低廉(接近免费)的优势,通过中国农业技术提升单产,目标亩产1000斤,预计每亩投入成本200元,毛利润可达800元[7][8] - 项目计划从布济河三角洲扩展至赞比西河三角洲,新地块规模目标在10万亩以上,并规划发展玉米加工、养殖等上下游业务[16][17] 运营挑战与经验总结 - 首年运营面临虫灾肆虐、农机损坏率高(国内两年一大修,当地半年一大修)、海运成本远超预期(重型设备海运费从预计30万元增至90万元)等挑战[3][14] -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首季3000亩玉米因雨季无法及时除草而近乎绝收,后续3000亩旱季玉米因缺乏灌溉而歉收[12] - 总结出关键经验:雨季需开沟起垄以利排水,旱季需增设滴灌工程以解决灌溉问题,滴灌工程已于8月2日试验成功[12] 非洲农业投资机遇 - 非洲拥有全球近一半未开发可耕地,约2.02亿公顷,莫桑比克可耕地面积3600万公顷,仅开发17%(600万公顷),土地资源广阔[7] - 非洲玉米粉为主食,但种植技术落后,当地农民散种玉米亩产仅100斤,供需矛盾突出,2024年10月因干旱玉米产量锐减72万吨,价格飙升至五年平均水平的133%至160%[7] - 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年均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民营企业占对非投资企业总数70%以上,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在莫桑比克累计投资超95亿美元[23] 供应链与相关产业机会 - 非洲初级工业品制造被认为临近爆发临界点,工业品流通效率低,存在巨大潜力,例如农机配件必须从中国预先采购,本地供应短缺[21] - 其他中国企业如刘冰凭借中国制造供应链优势,在非洲从事餐具、建材批发,业务从年销售一两百个货柜增长至一两千个货柜,并计划将业务拓展至莫桑比克以解决当地供应成本问题[20][21] - 中非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