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15条措施 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 - 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 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至用材林中幼林、毛竹林、果树、设施花卉、苗木等 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 探索林业经营收益权、林下空间经营权融资及"林权抵押+森林保险"等产品服务模式 [4] - 完善林权收储担保和评估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林权收储机构 支持社会资本开展担保服务 制定统一评估准则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5] - 强化抵押林权管理和处置 要求抵押期间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发放采伐许可证 优先安排符合条件采伐指标 保护抵押权人合法权益 [6] - 促进林权流转交易服务 探索建立省级生态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平台 通过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收储分散林权 建立健全林业数据库和交易流转平台 [7] 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 - 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支持能力 聚焦"国家储备林+N"建设模式 优化贷款审批手续 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并合理确定期限 [8] - 探索金融赋能重要生态工程建设 服务"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 将生态工程建设与碳汇收益结合 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9] 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 - 加大林业适度规模经营金融支持 针对家庭林场、合作社等主体提供适配金融服务 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培育及精深加工 [10] - 创新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围绕林菌、林药、林菜等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投入 提供"产供销"一体化差异化金融服务 [10] - 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对经济林果、林草中药材、花卉等信贷支持 支持森林旅游康养设施建设及废弃物回收利用 [11][1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支持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探索"国家储备林+碳汇"模式 完善生态产品抵押价值评估方法 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 [13] - 优化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融资服务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风控模型 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森林资源全生长周期识别模型 [13] 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 - 加大资金支持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 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14] - 创新保险产品 构建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 探索"森林保险+"模式 [14] - 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构建评估、保险、监管、处置、收储五位一体风控体系 [15] - 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商机制 完善林业领域融资需求项目库 加强融资对接精准度和有效性 [16]
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央视网·2025-08-25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