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带火视触觉传感器赛道,资本涌入,多家公司密集宣布融资
36氪·2025-08-25 03:34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崛起推动视触觉传感器市场爆发 但市场尚未形成绝对龙头[1][3] -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520亿美元 年化增长率10%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640亿元 年化增长15%以上[3] - 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约0.24万亿元 达1亿台时单一技术路线市场规模最高可达3.76万亿元(视触觉路线)[4] 技术路线与特性 - 视触觉传感技术融合光学成像与触觉感知 通过摄像头捕捉弹性材料形变生成高清"触觉照片" 具备高灵敏度、低成本、易集成优势[3][4] - 主流触觉技术路线包括压阻、电容、压电、磁电霍尔效应、光学等 各路线均存在性能与成本瓶颈[3] - 触觉传感是灵巧手落地关键 未来将从手部向手臂、足部、躯干等部位延伸[3] 融资动态与资本布局 - 纬钛机器人获小米战投领投近亿元天使及天使+轮融资 新增瀚星创投等股东[1][7] -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三轮累计融资达数亿元[1] - 帕西尼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京东战略领投 2025年内已完成三次A系列融资[2] - 一目科技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千觉机器人获高瓴投资并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2] 主要企业及技术背景 - 纬钛机器人创始人师从GelSight创立者Edward Adelson 聚焦视触觉传感和手眼协同 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医疗康复[6][7] - 戴盟机器人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 发布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视触觉传感器 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8] - 帕西尼创始人师从日本机器人权威菅野重树 推出"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灵巧手DexH13及人形机器人TORA-ONE[8] - 国内企业通过产学研协同加快技术追赶 在材料设计、薄化工艺、标定技术等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明显[6] 产业资本战略布局 - 京东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 投资帕西尼、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等多家企业[9][10] - 小米布局机器人领域四五年 通过战投和瀚星创投投资纬钛机器人[1][10] - 联想创投投资戴盟机器人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创新[11] - 比亚迪、阿里、腾讯、百度、美团等企业均在具身智能产业链频繁投资[9] 行业发展阶段与挑战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但拥有明确增长路径 尚未形成标准大规模数据集和专用触觉大模型[5][12] - 传感器耐用性存在提升空间 表面材料磨损可能影响精度和寿命[12] - 实时处理视触觉图像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需平衡性能、功耗与成本[12] - 当前感知面积有限 与人类皮肤的全身体覆盖感知存在差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