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指标与长期发展取舍两难,银行业"反内卷"如何破局立新?
证券时报·2025-08-24 10:19

行业核心问题 - 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 2025年二季度全行业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至1.42% 创历史新低 低于1.8%的审慎管理要求[2][3] - 存贷款利率调整不对称 存款利率降幅小于贷款利率降幅 形成存款利率降不动而贷款利率下行快的局面[1][2][3] - 非理性竞争导致行业陷入内卷式发展 通过价格战规模战成本战等方式维持利润 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6][7] 具体表现数据 - 常熟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1.96% 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0.44个百分点[2] - 江阴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62% 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0.37个百分点[2] - 江苏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0.32个百分点至1.78% 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0.53个百分点[2] - 重庆银行净息差逆势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至1.39% 但较去年同期1.42%仍处于收窄态势[2] 内卷成因分析 - 宏观经济转型导致金融机构增量业务增长放缓 存量市场竞争加剧[5] - 贷款规模增速连续多年下降 有效需求不足迫使银行从开拓增量转向争夺存量[6] - 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 消费贷经营贷利率一度降至2%以下 形成你降我也降的竞争态势[6] - 上市银行业绩披露与股东回报要求放大内卷动力 息差收窄背景下增长压力通过规模扩张兑现[6] 潜在影响 - 压缩银行盈利空间并增大经营风险 可能导致不良抬升[7] - 规模扩张未匹配风险可控与收益可持续根基 或将短期经营压力转化为长期风险包袱[7] -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至实体经济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7] 监管应对措施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战略要求[8]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8] - 宁夏银行业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 要求通过提升专业化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8] - 平安银行工商银行等机构在年中会议中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8] 破局建议方向 - 构建多维同质化监测框架 完善动态预警机制 在金融风险监测体系中纳入内卷式竞争指数跟踪[10] - 实施分层分类监管 针对不同类型银行设置差异化监管参数[10] - 银行需加快客群结构转型 拓展新兴经济领域客群[10] - 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从传统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 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