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坤新材IPO下周二次上会:增收不增利,存在大客户依赖,引进业务确认收入方式引争议
搜狐财经·2025-08-22 16:54

IPO进展 - 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8月29日二次上会审议 [1] - 2025年7月25日首次上会暂缓审议 系2025年首家IPO暂缓企业 [1]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0.07亿元 全部投向集成电路材料项目 [3] - 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拟投入募资3.998亿元 实施主体为大连恒坤 [4]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拟投入募资6.069亿元 实施主体为安徽恒坤 [4] - 两项目总投资额14.28亿元 [4] 业务定位 - 主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应用于12英寸晶圆制造 [4] - 产品覆盖NAND、DRAM存储芯片及90nm以下逻辑芯片制造 [4] - 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 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90亿元、0.97亿元 呈下滑态势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4%至2.94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51.87万元 降幅5.71%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22.19%升至2024年43.26% [6]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13.28%提升至2024年16.17% [6]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持续超97% 2022-2024年分别为99.22%、97.92%、97.20% [7] - 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从72.35%降至64.07% 仍存在较大依赖 [7] - 报告期内客户减少数量分别为2家、9家、9家 [7] 产品盈利状况 - 自产前驱体材料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89.31万元、1855.93万元、4420.26万元 [8]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29.59%、-19.91%、-1.56% 2025年上半年转正 [8] 会计处理争议 - 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遭上市委质疑 [8] - 公司主张在引进业务中身份为"代理人" 采用净额法符合会计准则 [9] - 需论证收入确认方式与业务模式、同业案例及历史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