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1]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3] - 产业定位为综合性经济形态 以低空空域为依托 通过航空器载人载货等场景牵引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1] 高校专业建设动态 - 2025年120所高校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成为年度新增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 [1] - 首批6所高校已于2023年开设该专业 2024年9月将迎来首届本科生 [4] - 高校注重跨学科培养 安徽大学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优势开展"探测-通信-计算-智能-导航"融合培养 [1] -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空天地海通信技术一体化研究院 参与制定5G低空智联网技术规范 [2] - 专业建设呈现本硕博一体化趋势 南京邮电大学已同步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 [2] 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 - 聚焦低空通信网络技术 安徽大学重点培养低空复杂电子环境下的信息网络监管人才 [1] - 细分领域差异化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无人机设计控制、系统管理及交通运输管理三个方向 [4] - 强调跨领域复合能力 企业要求人才兼具飞行器设计、空中交通规划及商业运营等多维度知识 [3] - 注重地方产业适配性 高校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开展针对性培养 如电动航空器领域的电控/电机/电池技术 [4] 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 -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省域经济领域前期人才储备几乎空白 当前需求极大 [2] - 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 既懂技术又懂空中交通规划和运营的人才将十分抢手 [3] - 产业生态需要多元知识背景 除技术知识外 商科背景和运营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3]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央广网·2025-08-22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