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ivo拿出了一个60分的产品,但不卖
经济观察网·2025-08-22 14:0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于成立30周年之际发布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 对标苹果Vision Pro 采用只发布暂不发售策略 首批在10余座城市门店开放体验 [2] - 产品主打轻便特性 主机重量仅398克 较苹果Vision Pro的650克显著降低 尺寸较行业均值缩小26% 重量接近苹果头戴式耳机386.2克 [2] - 采用金属框架与镜面质感前盖设计 配备外置电池 支持无控制器眼动追踪加手势操控交互模式 [2] 产品性能与供应链 - 搭载高通骁龙XR2+ Gen 2芯片平台 与苹果Vision Pro的双桌面级芯片M2和R1存在性能差距 [3] - 体验评价显示清晰度优于Meta Quest 3和Pico 交互体验更轻松 具备大屏观影/串流/空间相册等基础功能 达到苹果Vision Pro七成功力 [3] - 供应链体系完全复用手机供应链 SoC/光机/摄像头/结构件等关键部件无需新增供应商 成熟供应链成为切入MR领域的核心优势 [3] 产品开发与战略规划 - MR研发已投入五年时间 较苹果七年开发周期更短 当前产品内部评分仅60分 需达到80分以上才会发售 预计需两到三年完成优化 [4] - 针对全球化市场进行面部数据适配 测试大量中国人面部数据 考虑东亚/中亚/欧洲人群差异 [4] - 定价策略参照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 9000元均价年销量60万台 MR产品价格预计回落至1万元左右 通过供应链控制实现成本优化 [5] 行业挑战与生态建设 - MR领域缺乏杀手级应用 现有应用场景局限于企业端培训/装配/远程维修及消费端硬核游戏 苹果Vision Pro售价29999元仍属小众产品 [4] - 通过硬件量产与价格下探扩大用户基数 吸引内容开发者拥抱MR生态 构建应用闭环 [5] 技术协同与长期布局 - 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 专注人工智能与视觉感知研发 vivo Vision积累的空间计算与环境感知能力将直接服务于消费级机器人发展 [6] - MR设备短期满足大屏与沉浸式需求 长期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 支持家庭机器人发展战略 [6] - 通过探索版头显收集真实家庭环境的空间交互数据 用于训练优化消费级机器人 弥补实验室数据不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