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抽成只是开始,网约车市场生态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2 13:49

行业监管与政策响应 - 多家网约车平台降低最高抽成上限 滴滴出行和T3出行降至27% 曹操出行降至22.5% [1] - 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抽成27%以上订单占极少数 [1] - 自2022年"阳光行动"实施后 网约车平台平均抽成比例从18%-30%逐步下降 [3] - 多地政府加强对平台监管约谈 抽成透明度与合理性成为焦点 [3] - 平台集体调整抽成与政策推动密切相关 预计新业态将面临更严格合规要求 [3] 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 - 全国共有38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 环比增加4家 [2] - 网约车日均订单量环比仅增长1.6% 市场进入饱和阶段 [1][5] - 订单量前10名平台按合规率排序为如祺出行、喜行约车、旅程约车、享道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 [2] - 面向乘客的共同服务平台完成2.78亿单 环比下降0.4% [2] - 头部平台降低抽成视为对监管政策的积极响应 [3] 司机收入与运营状况 - 郑州网约车单车日均营运时长约9.5小时 最长15小时 日均订单量约14单 毛收入约210元 [2] - 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4000元 [2] - 海口市网约车日均完成0-5单订单约占41.2% 6-10单占19.5% 11单及以上占39.3% [2] - 全职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 扣除抽成后日均营运流水处于200-290元区间 [2] - 上海司机三个月无休总收入59864元 净收益32314元 月均约10771元 [3] 平台运营模式与成本结构 - 司机需日均工作15小时 时薪约30元 [4] - 高德平台要求每月跑够1.5万流水以保障派单质量 [4] - 司机每日充电加租金固定支出230元 白班流水需超600元才能保本 [5] - 平台通过动态定价和补贴灵活调配运力 但抽成下降后难通过涨价弥补收入缺口 [5] - 动态抽成与奖励机制仍在制约司机实际收入提升 [5]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杭州市持证运营车辆达14.16万辆 单季度新增10614辆 持证驾驶员41.72万人 较一季度净增16083人 [3] - 车辆驾驶员和订单量同步增长背景下 单车日均收入不升反降 [3] - 不透明派单与大数据计算方法使司机收入界限模糊 [3] - 降低抽成是打破行业内卷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经阵痛 [5] - 平台需转向长周期系统化生态优化以分摊成本 并更加重视司机权益和福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