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定位 - 采取饱和式投入策略 在具身智能领域进行全方位高强度资源投入[1] - 制定软硬件一体全栈布局路线 以量产为牵引梯次推进工业/商用/家庭场景落地[1] - 构建生态型企业定位 致力于成为具身智能底层基础设施提供者而非单纯机器人制造商[1][2] - 实施高举高打扩张模式 内部设立三大业务线并行发展 外部联合上市公司组建合资企业[1] - 通过头部汇聚效应确立行业链主地位 认为只有头部企业才能持续生存发展[2] 资本运作与生态布局 - 完成11笔融资包含A轮6笔/B轮4笔 融资金额与估值水平居国内头部[3] - 现金流储备可支撑三年运营 计划2024年底完成C轮融资并引入国际产业投资方[4] - 投资孵化15个早期项目 70%为注册轮/20%种子轮/10%天使轮 年化投资收益率达8倍[4][5] - 与高瓴创投联合设立数亿元规模产业基金 正在筹建更大规模CVC基金[6] - 启动智元A计划 目标孵化50+高潜力项目并三年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6][7] - 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 获得上市公司融资工具及流动性支持渠道[7] 技术研发体系 - 研发人员占比达75% 其中67%专注具身智能模型/33%专注本体研发 平均年龄31岁[9] - 推行1+3全栈技术架构:以机器人为本体的基础 构建运动/交互/作业三大智能体系[9] - 软硬件协同开发避免偏科 通过全栈布局形成本体-数据-算法-场景飞轮效应[8][9] - 设立三大产品线:通用系列(远征A2/A2-W)/精灵系列(G1)/灵犀系列(X2/X2-W/D1)[9][11] - 通过平台管理部实现技术中台功能 将基础研发能力复用至各产品线[11] 商业化进展 - 定义开发态与部署态区别 强调只有自主作业的部署态机器人才能成为生产力[12] - 推出六大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工业搬运/物流分拣/安防巡检/文娱商演/讲解接待/商用清洁[13] - 获得中国移动7800万元订单 交付200台远征A2机器人用于展厅接待[13] - 落地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 部署近百台远征A2-W负责工厂拆垛上料[14] - 精灵G1应用于德马物流分拣场景及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故障巡检[14] - 与物流/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行业头部客户开展POC验证[14] 组织与渠道建设 - 员工规模从2024年2月168人扩张至2024年5月626人 预计2026年达1200人/2028年达3000人[15] - 大客户标准设定为行业前50强 要求具备实际预算与落地深化能力[15] - 渠道销售占比从零起步 目标2024年达30%/2026年提升至70%[15] - 建立代理商分级管理体系 提供专业培训课程提升服务能力[15] - 出海布局聚焦东南亚/日韩/中东地区 已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并在马来西亚实现签约[15] 生态合作案例 - 软通天擎合资公司向无锡政务大厅及海外酒店交付远征A2机器人[16] - 硅基方舟机器人结合大丰实业文娱IP资源 推进游戏/综艺/影视类机器人体验项目[16] - 通过垂直领域头部玩家协同落地 德马科技将自身定位为智元生态中的重点专业[16][17]
智元高管拆解“生态打法”:饱和式投入、不闭门造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