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趋势 - 医药行业面临研发与商业化双重挑战 药企通过多元策略开拓新战略 人才战略随之重塑[1] - 源头创新难度加大 热门靶点竞争激烈 近200种原研药将面临专利到期[1][18] - 全球控费政策压缩药企利润空间 中国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幅63%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谈判药品平均降幅63%[21][23] 研发战略 - 药企加码核心管线自主研发 2024年多家巨头研发投入增长 礼来研发投入从93.1亿美元增至109.9亿美元 百时美施贵宝从93.0亿美元增至111.6亿美元 艾伯维从76.8亿美元增至127.9亿美元[26][28] - 通过收购扩充产品矩阵 中国创新药企成热门合作对象 2024年跨境管线授权交易达110笔 首付款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1][29]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首次超过10亿美元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交易刷新记录[29] 生产战略 - 跨国药企加速在华本土化布局 投建多个生产基地[1] - 阿斯利康在无锡投建小分子药物工厂 赛诺菲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 诺华在浙江投建放射性药品项目 第一三共在上海建设ADC生产基地 罗氏在上海建设眼科抗体药物基地[32] 商业化战略 - 药企依据产品前景灵活组建团队 深耕院外市场 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1][35] - 院内市场份额及利润率前景不明朗 企业转向院外市场深耕细作[35] - 药企与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默克中国上线京东自营旗舰店 梯瓦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合作 罗氏中国与京东健康合作提升流感药品可及性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打造体重管理专区[36] 数字化应用 - 人工智能在研发/营销等领域应用加深 数字化贯穿全链条[1] - 礼来设立人工智能官岗位 领导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商业化等全生命周期AI应用[37] - 通用医疗加强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武田制药在成都建立创新中心推动数字医疗创新 美敦力在北京建立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研发AI疾病管理解决方案[38] 人才市场变化 - 人才招聘进入"少而精"阶段 总量下滑但核心环节需求突出 研发/临床/生产及商业化领域招聘受重视 后台支持岗位缩减[1][8] - 3-10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中坚"最受青睐 成本可控且经验丰富[1] - 人才画像从"垂直深耕"转向"触类旁通" 快速学习/推进及适应等软技能更关键[2][9] 人才能力要求 - 高层岗位聚焦决策决断力与资源获取力 中层岗位需要快速推进力与持续求变力 基层岗位强调快速学习力与稳定性[10] - 研发团队看重专业与创新学习力 商业化岗重视外部资源与政策洞察力[11] - 大型药企人才更受偏好 因跨部门协作与系统行事能力有保障[2]
科锐国际:2025年大健康人才市场趋势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