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160亿,恒天然官宣将消费品业务卖给全球最大乳企,安佳、安怡和安满在华安排敲定
36氪·2025-08-22 01:41

交易核心信息 - 恒天然以38.45亿新西兰元(约160.7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价值向法国兰特黎斯出售全球消费品牌及相关业务 若包含Bega许可 总金额最高可达42.2亿新西兰元(约176.37亿元人民币)[1][4][7] - 交易标的包括全球消费品牌业务(不含大中华区) 大洋洲及斯里兰卡的餐饮服务和原料业务 中东及非洲的餐饮服务业务 涵盖Anchor(安佳)、Mainland、Anlene(安怡)、Anmum(安满)等20多个品牌[1][4] - 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需获得新西兰、澳大利亚、科威特等多国监管批准及恒天然股东投票通过[1][11] 交易战略背景 - 恒天然董事会经过15个月评估认为出售方案价值高于IPO 可实现资产完全剥离并更快向奶农股东返还资本[7] - 恒天然将转型为聚焦全球B2B乳品供应商 保留新西兰24家工厂、海外1家工厂、15700名员工及对100多个市场的出口业务[13][16] - 兰特黎斯通过收购显著增强在大洋洲、东南亚和中东的战略地位 年营收将增加近200亿元 向3000亿级乳企目标冲刺[1][9] 财务影响 - 恒天然计划向股东进行约每股2新西兰元、总额32亿新西兰元(约133.74亿元人民币)的免税资本返还[11] - 恒天然2024财年数据显示 出售的消费品牌业务营收37亿新西兰元 资本回报率仅6.8% 远低于原料业务(10.2%)和餐饮服务(19.6%)[16] - 公司维持2025财年每股盈利指引65-75新西兰分 并确认剥离后仍可实现10%-12%的平均资本回报率目标[13][16] 中国市场安排 - 交易明确排除大中华区 恒天然保留"安佳"品牌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的所有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1][19][20] - 恒天然大中华区已进行组织调整 将年收入101亿元的餐饮服务业务与年收入17亿元的消费品牌业务合并为"两块业务、一套人马"运营模式[22] 行业格局变化 - 兰特黎斯以2023年279亿欧元营业额居全球乳业第一 恒天然以140亿欧元位列第六 交易后兰特黎斯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30][31] - 兰特黎斯近80%业绩来自法国以外市场 业务覆盖50个国家 产品销往约180个国家 首席执行官强调乳制品全球年增长率约3%[28][29][31] 市场反应 - 恒天然股价在交易宣布后早盘上涨15%至5.80新西兰元 创2018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26] - 交易价格38.45亿新西兰元远超市场20-30亿新西兰元的预期 分析师评价"对于表现不佳的业务是非常好的结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