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智能头显市场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 [1] - 中国市场2025年智能头显出货量预计275万台,同比增幅107% [1] - 2024年全球MR市场规模达724亿美元,预计2028年突破2908亿美元 [5] - 2024年VR/MR出货量960万台,预计2030年攀升至5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30% [5]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逼近万亿元 [12] vivo战略布局 - 公司于30周年之际推出首款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 [1] - 从智能手机生态向MR领域战略延伸,致力于联接物理与数字世界 [1][4] - 选择MR与家庭机器人作为核心赛道,基于老龄化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圈 [12][20][22] - 采取渐进式突围策略,规划三级跳路径:MR迭代→家用机器人规模化→技术产品场景正循环 [19] 技术突破方向 - 重点解决轻松穿戴和无感交互问题,vivo Vision机身重量仅398克,较行业主流产品轻约30% [3][11] - 采用13ms低延时VST算法实现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快速同步 [10] - 通过航空级铝合金、Micro-LED屏幕等材料优化结构实现轻量化设计 [11] - 将影像技术应用于空间场景扫描、识别、理解及建模,支撑空间计算能力 [10] - MR技术可构建家庭环境毫米级数字孪生,助力机器人应对非结构化场景 [16] 生态构建模式 - 秉持"生态共建,产业共荣"理念,通过开放标准吸引开发者 [21] - 采用"核心技术自研+生态资源整合"模式,联合产业链伙伴推进硬件开发 [19] - 依托供应链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11] - 手机厂商在AI大模型、影像技术等领域的积累为MR技术融合提供新思路 [9] 产业发展瓶颈 - MR应用目前主要集中于娱乐、游戏领域,日常生活和工作实用性应用相对匮乏 [5] - 设备价格需接近"尝鲜阈值"以降低消费者尝鲜成本 [5] - 需突破现有设备的"反人性"体验,实现从"笨重"到"轻松"的跨越 [3] - 现象级产品关键在于找到适配场景,而非单纯依赖杀手级应用 [5] 未来应用场景 - MR能与家庭机器人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或将突破4亿 [12] - MR可作为机器人的"智能眼",与AI大模型构成"超级脑"形成认知-决策闭环 [19] - 通过精准识别人类表情、动作与语义,使机器人从机械响应升级为共情交互 [16] - MR是天然的机器人操控交互设备,可实现远程遥控和数据捕捉 [12]
vivo Vision炸场!398克改写MR格局,中国科技企业要抢下下一代计算平台?
第一财经·2025-08-2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