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贷款比例上限提高至70% 科技并购迎“融资松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1 11:37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并购贷款监管框架进行全面修订,重点包括拓宽适用范围、设置差异化资质要求、优化贷款条件及强化偿债能力评估 [1] - 新规对控股型并购贷款实施期限和融资比例"双松绑",贷款期限从7年延长至10年,融资比例上限从60%提高至70%,参股型并购贷款期限为7年,融资比例上限为60% [2] - 政策调整旨在支持大型产业整合、跨境并购及匹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周期,尤其利好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2][3] - 融资门槛降低将扩大潜在买方群体数量,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并购活动有望率先受益 [4][5] - 新规同步强化银行风控要求,强调对跨界并购和高杠杆并购的穿透式分析,要求银行具备行业认知能力和实质风险判断能力 [6] 监管框架修订 - 制度层级从指导性《指引》升级为强制性《管理办法》,监管操作性和约束力进一步提高 [1] - 修订涵盖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设置差异化资质要求、优化贷款条件、强化偿债能力评估等多方面 [1] 贷款条件优化 - 控制型并购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融资比例上限提高至70% [2] - 参股型并购贷款最长期限为7年,融资比例上限为60% [2] - 10年期限为并购方提供更充裕的整合和培育时间,避免因现金流压力导致战略动作变形 [2] 应用场景影响 - 支持大型产业整合与战略并购,10年期贷款与70%融资比例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大型交易达成 [3] - 助力跨境并购,10年贷款期限为企业应对跨境整合中的不确定性提供缓冲空间 [3] - 匹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周期,10年期限更好匹配其8-12年的"收购—持有—退出"全投资周期 [3] 融资门槛降低 - 自有资金门槛从40%降至30%,扩大潜在买方群体数量 [4] - 对私募股权基金激励效应明显,杠杆从60%提升至70%,资本回报率被进一步大幅放大 [4] - 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技术、专利或渠道资源的需求获得更灵活融资支持 [5] 银行风控要求 - 要求银行对融资结构及还款来源实施穿透式分析,重点关注跨界并购和高杠杆并购风险管理 [6] - 银行需评估交易融资结构脆弱性,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确保企业现金流覆盖债务本息 [6] - 银行需综合分析借款人装备技术能力、产品市场定位、行业特性等非财务因素,具备行业深度认知能力 [6] -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头部城商行因风控体系成熟、资本雄厚、拥有专业团队和优质客户资源,将在并购贷款市场占据更大优势 [6] - 区域性中小银行受限于资产规模、专业团队及风控能力,将面临巨大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