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股数量变化 - 截至8月20日,股价低于3元和5元的个股数量较6月底分别减少30只和95只,降幅均超10%;较年初分别减少62只和210只,降幅均超两成 [3] - 万得低价股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49%,7月初至今区间涨幅达11.31%,本月至今涨幅6.2% [3] - 部分个股脱离低价股行列,例如ST宇顺年内股价涨幅近700%,最新股价28.33元 [2] 低价股行业分布 - 股价不足3元的个股超九成来自主板,集中分布于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钢铁、基础化工等行业 [2][9] - 房地产行业低价股代表包括ST金科(年内跌幅21.39%)、荣盛发展(跌幅11.52%)、绿地控股(跌幅8.57%)等 [4] - 基础化工行业低价股包括ST辉丰(跌幅9.68%)、金正大(跌幅11.22%)、和邦生物(跌幅6.37%) [4] 低价股股价驱动因素 - 并购重组事件推动股价上涨,如ST宇顺收购三家数据公司后连收14个涨停板,股价累计涨幅超两倍 [5] - 控制权变更刺激股价,菲林格尔实际控制人变更后股价从4.9元低位涨至23.35元,期间连收五个涨停板 [6] - 宏润建设近一个多月股价从4.84元涨至7.29元,涨幅超五成 [5] 低价股风险特征 - 部分低价股存在被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情况,如ST苏吴因年报虚假记载被罚款近3000万元,股价年内跌幅超90% [11] - 多只ST股位列低价股阵营,包括ST高鸿(跌幅51.32%)、*ST天茂(跌幅66.17%)、*ST阳光(跌幅14.67%)等 [4][8] - *ST苏吴面临面值退市风险,若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1元可能被终止上市 [11] 市场资金行为分析 - 低价股因低估值和题材概念易吸引资金关注,在牛市阶段股价弹性较大 [2][13] - 当前市场对低价股炒作相对冷静,资金更关注基本面而非单纯低价属性 [14] - 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因处于调整期,股价整体承压;化工行业受产业周期影响面临压力 [13]
资本热话 | 2元以下低价股仅剩33只,如何挖掘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