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表现 - 近3个交易日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占主动权益基金总数25% [2][8] -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98%实现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达20.14% [3][7]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上涨21.92% 跑赢沪深300指数约15个百分点 [8] - 年内诞生10只收益超100%的"翻倍基" 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等产品 [9] 市场行情特征 -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站稳3700点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5] - 结构性行情由高股息红利资产和科技类高成长资产共同推动 [23] - 科技和医药板块表现突出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10% [7][9] - 市场呈现"港股红利+A股成长"特征 与2019-2020年行情相似 [23][24] 机构配置动向 - 基金经理普遍未减仓反而加仓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枢升至88.13% [20][21] - 部分机构实施"高切低"策略 从机器人、PCB、创新药转向证券、医疗器械、化工等涨幅较小板块 [3][22] - 科技制造领域获增持 中际旭创等科技股获大幅加仓 [20] - 机构关注AI应用、半导体先进制造、非银金融等方向 [24][25][28] 资金流向与配置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净赎回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分别净赎回4.75%、3.22%、6.31%、3.27% [11]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2.77% 主力资金净流入1908.5万元 [31] - 游戏ETF近五日上涨2.13% 主力资金净流入2384.8万元 [31]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5.51% 主力资金净流入544.5万元 [31]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上涨6.06% 尽管估值分位达92.88% 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24.4万元 [32]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领域关注AI、半导体、机器人等高弹性行业 [24][29] - 价值方向看好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板块的估值和业绩双重改善 [25] - 反内卷方向涉及顺周期行业、大消费、化工、光伏、玻璃、钢铁等领域 [24][26] - 机构同时看好军工、出口链品种(有色、家电)以及新消费等方向 [26][29]
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冲高后公募在买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1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