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机制创新 - 广州首次成立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成员包括国家级智库权威专家 科研机构负责人 高校院长教授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 [1][2] - 专家委员会覆盖宏观经济 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 规划建设 绿色发展 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承担规划编制前期咨询 后期论证 宣传解读等职责 [2] - 市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带队与研发机构 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咨询机构 行业协会 高校 医院等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 获取宏观视野与微观体验相结合的建议 [2] 区域协同与调研行动 -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各区调研 听取区级规划编制汇报 强调统筹全市一盘棋与推动各区特色发展相结合 [3] - 规划编制注重与佛山 东莞 清远等周边城市加强衔接协作 并与港澳"超级联系人"对接沟通 推动合作共赢 [3] - 赴国内主要城市调研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谋划与长三角 京津冀 成渝都市圈 海南自贸区等国家区域战略核心城市协同联动 [3] 公众参与与建议征集 - 开展"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新增粤港澳大湾区 营商环境 人才发展 城市国际化等主题板块 [4] - 活动开展一个月已收到建议近2500条 超过"十四五"建议数量 [4] - 市民建议中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科技创新关注度分列第三 第四 第五位 体现对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高度关注 [4] 规划编制目标与方法 - "广泛凝聚共识 多方听取意见"六大行动是五年规划编制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 在高度 广度 深度 精细度方面均有提高 [5] - 坚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 听取权威意见 专业意见 企业意见和一线鲜活意见 将优秀成果转化为发展思路和任务举措 [5] - 编制目标为落实国家战略 符合广州实际 彰显时代特征 体现市民意愿的高水平规划 [5]
编制“十五五”规划,广州向黄奇帆王一鸣等权威专家求智
南方都市报·2025-08-21 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