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兖矿泰安港通过智慧化、绿色化及多式联运模式实现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单日集疏港量突破10万吨创历史新高,1-8月集疏港量达1078.6万吨同比增长580% [2][3][5] - 公司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构建"公铁水"联运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并吸引客户,上半年与60家企业签订年度意向中转量900万吨 [5][8][11] - 绿色转型措施包括全封闭仓储、光伏发电及智能化管理,粉尘排放降低80%,单位能耗减少10%,运输成本较公路降80% [9][10] 运营效率突破 - 7月12日单日集疏港量突破10万吨创开港新高 截至8月10日累计集疏港量1078.6万吨 同比增长580% 增幅居山东省内河港口首位 [2] - 堆取料机无人值守时效率达2800吨/小时 智能装车系统最快13秒完成重载货车装运 装卸效率提升60% 现场用工减少60% [5] -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5小时完成1万吨煤炭转储装船 1小时完成2000吨原煤装载 时效较传统提升50%以上 [5] 智慧化建设 - 构建"五个一"智慧体系(生产一中心/数据一平台/业务一流程/作业一键化/储运一体化) 整合AI、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十余个系统 [3] - 远程集控覆盖园区45条皮带及照明、闸板、水泵等设备 安全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 [4][5] - 6月及7月单月集疏港量连续突破200万吨 [5] 成本优势与客户拓展 - 争取铁路运费最高30%优惠 园区推出阶梯优惠让利9元/吨 瓦日铁路运输成本仅135元/吨(较汽运200元/吨低32.5%) [5][6] - 24小时不间断装船服务 重载货车装卸仅需20秒 客户月发运量达20万吨(邹城达能商贸) 规划年发运400万吨 [6][7] - 上半年与60家企业签订中转合同 年度意向中转量900万吨 引进济宁公司预计年业务量150万吨、营收10亿元 [8][12] 绿色转型成效 - 全封闭筒仓替代露天煤场 粉尘排放量降低80% 实现"运煤不见煤"目标 [9] - 能源管理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10% 光伏发电实现设备"自发自用" [9] - 船舶岸电替代柴油发电机 无人运输服务最快7分钟完成流程 减少车辆怠速排放 [9][10] 区位与战略布局 - 依托瓦日铁路、京杭运河及公路网 业务覆盖晋陕蒙疆、江浙沪皖及"两湖一江"地区 [11] - 创新"前置销售+物流总包"模式 为陕蒙煤矿(如金鸡滩煤矿)提供存储基地并降低入鲁成本 [11] - 获批铁路集装箱到发资格 拓展玉米、化肥等货物品类 规划构建"前港后园"产业体系吸引建材、粮油加工企业落户 [12]
单日集疏港量突破10万吨 累计突破千万吨 山东能源兖矿泰安港加快培育“前港后园”运营模式
中国能源网·2025-08-21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