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战略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并列成为国家级战略主线 [1][2] - 深海科技核心目标是保障资源安全和国防安全 并探索海洋蓝色经济业态 [1][2] 资源安全战略意义 - 美日加速布局深海资源开发 美国通过行政令加快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 日本计划2026年钻探南鸟岛5500米深海稀土以摆脱对华依赖 [2] - 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70%和40% 铜钴镍等战略矿产依存度达78%-95% 深海资源开发成为保障资源安全的关键路径 [2] 国防安全迫切需求 - 深海具备作战空间大 环境优势显著和隐蔽性强特点 是实施以深拒止战略的重要领域 [3] - 美国形成政策-军事-科技三位一体霸权体系 日本推行海洋立国强化岛链军事化 中国面临水下国门洞开安全困局 需构建跨域协同水下攻防体系 [3] 蓝色经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 存量市场庞大 边际增长对子行业带来显著业绩增量 [3] - 未来海洋经济驱动来自远洋渔业 海上风电 港口航运及海水淡化等新兴业态 以及深海科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3] 产业链核心环节 - 深海科技产业链以深潜 深钻和深网三大核心为支柱 覆盖基础材料 核心部件到高端装备制造全链条 [4] - 钛合金作为战略级海洋金属 凭借高比强度和耐腐蚀特性主导深海耐压结构 [4] - 声呐是水下探测与导航核心 水声信号处理为制胜点 存量设备更换和新增舰艇/UUV/海底声呐网建设带来可观需求 [4][5] - 水下机器人装备体系围绕探测作业 资源开发和安全保障构建 [5] 投资关注方向 - 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是深海科技发展基础 建议关注中国海防 集智股份和中科海迅三家态势感知领域公司 [5]
深海科技,下一个国家级战略主线 | 投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