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一步发挥口岸枢纽作用
经济日报·2025-08-20 23:1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我国已成为全球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口岸通关时长大幅压缩[1] - "十四五"期间实施国际货物船舶零等待作业和零延时验放 国际货运航班好来快走[1] - 为重点物资车辆开通边检绿色通道 中外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通关效率显著提升[1] 口岸功能转型升级 - 口岸功能从传统物流通道向集通关 贸易 产业 加工 旅游 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转型[1] - 口岸作为国内外市场关键节点 在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产业链中发挥接口作用[1] - 通过要素整合与功能拓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1] 口岸建设成效 -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包括中欧班列枢纽口岸 中老铁路口岸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口岸[2] - 智慧口岸建设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货物快速查验放行[2] - 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且成本显著降低 云南28个口岸形成1+3+4+N协同发展格局[2] 口岸发展现存短板 - 部分口岸基础设施老旧且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增长贸易需求[2] - 中西部地区口岸在功能效率上与东部存在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2] - 存在通道强产业弱的过路现象 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待加强[2] 改革创新措施 - 推动建立岸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和两国双园合作机制 完善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机制[3] - 促进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在口岸就地转化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3] -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投入 提升中西部重要内陆口岸的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3] - 加强全流程智能化建设 运用5G和区块链技术整合海关边检物流信息[3] - 通过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广西运用AI与大数据结合拦截走私[3] 功能差异化发展 - 沿海口岸聚焦打造国际竞争力枢纽型水运和高端航运集群[4] - 边境口岸创新管理模式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4] - 航空口岸发挥快速高效优势推动旅游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4] - 内陆口岸强化与内陆地区互联互通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