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债市交易逻辑或已切换
新华财经·2025-08-20 14:03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 权益市场午后强劲反弹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创十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北证50涨1.16% [1][3] - 债市承压 国债期货多数收跌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5%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8% 5年期主力合约跌0.10% [3]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 10年期国债上行1.4个基点报1.78% 5年期国债上行1.25个基点报1.625% [3] 债市交易逻辑切换 - 债市主导逻辑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逻辑 风险偏好变化驱动资产再配置行为 [1][4] - 配置盘持续缺位 险资主要转向股票及长期股权投资 银行因存款利率下调和存款迁移导致负债端流失严重 [4] - 利率债卖盘主要来自银行和券商 买盘来自基金 险资未有明显增量 [4] 大类资产比价效应 - 纯债资产中货币基金表现最佳 长期纯债基金呈现高波动低收益特点 [9] - 权益类资产赚钱效应具稳健性和连续性 大宗商品收益优于债券资产 [9] - 居民因储蓄回报下降提升风险偏好 对股债混合型产品需求抬升分流债市资金 [9] 债市调整与展望 - 10年国债收益率在1.75%-1.80%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利率债建议波段操作 [10] - 历史上股强债弱行情平均持续66天 10年国债收益率平均上行23BP [10] - 债市重新上涨需满足资金面宽松成为主导因素或票息价值达到投资者心理预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