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上证指数突破十年高点带动超千只主动权益基金创净值新高 其中1197只基金在8月15日至19日期间创历史净值新高 [2][4][6] - 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显著回升 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年8月19日期间4376只产品中99.9%实现正收益 1450只产品区间收益率超50% 166只产品业绩翻倍 最高回报超200% [4][5] - 基金净值结构明显改善 净值低于1元的产品从去年9月23日的2325只降至今年8月19日的1031只 近1300只基金重返1元以上 16只产品进入2元净值区间 [7] 投资者心理与决策模式 - 投资者出现"回本焦虑"现象 从长期躺平转为高频关注净值波动 在浮盈1%时即产生强烈赎回冲动 [2][4][5] - 行为金融学分析显示该现象受损失厌恶 锚定效应和短期主义驱动 投资者对损失的痛苦程度是收益喜悦的两倍 [8][9] - 部分投资者选择清仓离场以实现落袋为安 另有部分投资者在"怕错过大涨"与"怕浮盈消失"的拉扯中难以决策 [2][5][8] 行业动态与资金流向 - 权益类产品面临结构性资金流动特征 呈现赎回份额多但认购人数增加的态势 新入场资金更倾向分散配置 [10] - 部分大型权益基金面临赎回压力 但多数产品线上申购规模持续高于赎回规模 整体保持资金净流入状态 [10][12] - 行业策略从单纯控制赎回转向提供适配解决方案 重点开发低波稳健型 行业轮动型及定投策略产品 [12][13] 机构应对策略 - 基金公司尊重客户赎回决定 同时加强客户需求分析 针对不同投资阶段提供定制化产品方案 [12][13] - 通过基金公司与代销渠道的深度合作 基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实现客户留存与资产增值的双重目标 [13] - 对已回本投资者采取差异化策略 有资金需求者可部分赎回 长期投资者可继续持有或调仓增强组合韧性 [9]
亏30%能扛,赚1%却慌:基民赎回心态为何总“反着来”?
第一财经·2025-08-20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