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净息差状况 - 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 环比下降1.3bp 其中国有大行下跌1.8bp为最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环比全线下跌 [1] 国内信贷业务竞争态势 - 银行信贷业务陷入存量竞争和同质化状况 竞争方式集中于关系和利率 被评价为不健康的发展模式 [1] - 国内市场过度内卷促使银行加速寻找新增长点 [1] 国际化战略推进动因 - 服务国家战略和企业出海需求 经营国际化和资产配置多元化需要大型银行强化境外业务 [2][4] - 低利率环境下国内市场挣钱效应减弱 通过国际业务在不同利率市场寻求增长点 [4] - 企业出海已成规模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84% 海外收入占比10.98% [8] 大型银行国际业务进展 - 工商银行提出探索境外经营第二增长曲线 将海外作为重要平行市场 [1] -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为1380家贸易新业态办理跨境结算近1250亿元 同比增长40% [1] - 建设银行上半年服务外贸客户近11万户 国际结算量超8000亿美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3万亿元 贸易融资投放超1万亿元 [4] - 中国银行要求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银行将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作为重点 [4] 中小银行国际化布局 - 东莞银行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东莞银行(国际) 成为首家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子行的城商行 [1][7] - 股份行及地方银行纷纷加入国际业务战团 推动贸易融资和汇率避险产品 [6] - 兴业银行构建五位一体国际业务服务体系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元 [6] - 城商行受软硬件限制 主要开展低风险票证业务 客户规模和业务品种受限 [6] 业务范围扩展趋势 - 国际业务从传统结算汇兑向境外属地零售和批发业务延伸 [8] - 商业银行开始加大零售业务跨境和国际化 招商银行提出依托香港融入全球财富资管市场 服务客户全球资产配置 [9] 政策与监管环境 - 基于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预计监管对银行国际业务和境外机构设置的支持力度将加大 [7]
净息差降至1.42%“第二增长曲线”何处寻?国有大行领衔 中资银行国际化布局悄然提速
智通财经网·2025-08-20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