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词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人民日报·2025-08-19 13:28

"双碳"目标 - 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1] - 碳达峰标志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碳中和要求人为碳排放与吸收汇平衡 [2] - 建成"1+N"政策体系,覆盖碳市场、绿色金融等领域,能源转型成效显著:太阳能装机11.0亿千瓦(同比+54.2%)、风电装机5.7亿千瓦(同比+22.7%) [3] 美丽经济 - 以生态优势转化产业优势的新经济形态,具备生态优先性、产业融合性和民生普惠性特征 [6] - 浙江安吉创建"千家乡宿共富区",福建三明发展"文旅+康养"等新业态,山东兰陵探索"文明教化+文创产业"模式 [7] - 成为连接城乡发展纽带,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需通过"美丽+"模式创新培育绿色产业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建立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核心路径,党的十九大将相关理念写入党章 [9] - 生态环境部命名572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及240个实践创新基地,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人工林保存面积全球第一 [10] - 林业碳汇、荒漠光伏、冰雪经济等模式创新推动市场交易体系建立,但需突破主体参与度不足等瓶颈 [11] 绿色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6] -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19] - "十五五"期间需提升发展"含绿量",使绿色生产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9]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党中央部署2035年基本建成该体系 [21] - 单位GDP能耗2012-2024年降幅超2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 [22] - 建成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约15万个,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55%,组建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