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活动与规模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有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参会 展出1500多台机器人产品 规模为展会历史之最 [2] - 参会企业中50家专注人形机器人领域 显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初具雏形 [2] 企业业绩表现 - 44家人形机器人板块企业中 25家业绩"大幅上升" 7家"预增" 12家"扭亏" 无企业明确亏损 [2] - 涛涛车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亿-3.6亿元 同比增长70.34%-97.81% [6] - 天奇股份预计扣非净利润1200万-160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8130.86万元实现扭亏 [6] - 联创电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00万-260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6499.14万元 [10] - 鹏鼎股份预计净利润11.98亿-12.6亿元 同比增长52.79%-60.62% [11]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智能制造设备升级直接推高主营业务收入 [2] - 智能汽车与智能机器人底层结构相同 均为硬件与软件集合体 [3] - 消费电子回暖带动传感器 芯片 传动组件等零部件需求上升 [10] - 鹏鼎股份通过强化自动化生产实现成本降低和利润增长 [11] 企业战略布局 - 涛涛车业首台人形机器人样机K-Bot成功下线 标志进入前沿领域 [6] - 天奇股份与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设立合资公司 开发汽车制造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 预计2025年批量交付 [10] - 联创电子镜头模组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触控显示业务规模将继续收缩 [10]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三年左右迎来"ChatGPT时刻" 进入洗牌期 [14] - 操作系统 机器视觉等领域存在技术瓶颈 需要持续投入研发 [14] - 供应链涉及传感器 传动装置等庞杂零部件 良品率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行业 [14] - 可形成"汽车+机器人"发展范式 4S店可能同时销售汽车和机器人 [14]
机器人行业风云变幻:2025 上半年 A 股业绩背后的发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