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指山腹地,黎苗儿女书写不屈抗争史
海南日报·2025-08-19 01:37

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 - 五指山地区是海南黎族苗族世代聚居地 1935年建置白沙县[1] - 1939年2月日军登陆海南岛 相继占领海口 府城 三亚等城镇和交通要道[1] - 定安 儋县 保亭 昌江 乐东相继失守 国民党军政机构撤至白沙县[1] 抗日组织建立与发展 - 1938年儋县海头党支部派吴日辉以鱼贩身份潜入七坊 建立高石交通站及党支部[3] - 构建"英显—高石—儋县—琼崖特委"情报输送渠道[3] - 1940年琼崖独立总队第四大队进入七坊 光雅地区组织抗日力量[3] - 1941年1月七坊乡和光雅乡成立人民抗日救国指挥部 周唐镇任总指挥[4] - 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在七坊 光雅地区兴起[4] 武装起义与军事行动 - 1943年8月12日白沙 元门 牙叉等乡4000多名黎族苗族群众提前起义[6] - 起义军使用粉枪 弓箭 大刀等武器进攻国民党政府驻地[6] - 至8月26日起义群众达2万多人次 将国民党军政机关几乎赶出白沙县[6] - 1944年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第四支队开辟革命根据地[8] - 1945年1月琼崖特委机关迁至阜龙乡文头山 组建挺进支队[9] - 1945年7月琼崖独立纵队对国民党军队发动连续军事进攻[9] 政权建设与根据地巩固 - 1944年8月成立阜龙乡抗日民主政府[8] - 1945年8月全县三分之二乡建立抗日民主政权[9] - 成立中共白沙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和抗日民主政府[9] -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组织生产运动 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9] - 为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建立及海南解放创造条件[7] 纪念设施与历史传承 - 高石交通站支部遗址为白沙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3] - 2020年建成"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7] - 阜龙乡白准村保留1944年开凿的"红军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