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表现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至116.09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至108.01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21%至105.455元,2年期主力合约微跌0.04%至102.304元 [3] - 现券承压,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个基点至2.05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个基点至1.785% [3] - 债券市场呈现加速下跌态势,与权益市场强势上涨形成对比 [3] 市场特征与操作难度 - 债券市场进入低回报、高波动环境,票息回报难以抵御利率波动,一个季度积累的票息收益可能在数日内被利率上行吞噬 [3] - 市场操作难度显著上升,公募基金久期偏长增加风险,债市性价比明显下降 [3] - 债市缺乏持续性上涨行情,除4月因关税因素脉冲外整体走势偏弱 [5] 影响因素分析 - 宏观经济边际变化推动债市下跌,通缩压力大幅缓解,社会财富向资本市场集中,需求侧政策逐步出台 [5] - 债务周期处于"出清阶段",居民与企业中长期信贷负增长,但风险偏好修复,非银存款单月新增量为历史次高 [6] - 配置资金缺位,保险机构对债券兴趣减弱,资金转向股票和长期股权投资,银行因存款利率下调及居民存款外流面临资金压力 [6] - 理财资金增量有限,7月理财规模环比仅增2600亿元,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6]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提"防空转",政策重心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7] - "防空转"关注企业-金融间空转,可能通过规范贷款投放的量价约束,而非直接收紧流动性 [7] - 短期内流动性保持宽松,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护资金面稳定 [7] - 总量宽松窗口可能推迟,因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逆周期政策加码必要性下降,央行对当前流动性宽松程度较为满意 [8]
债市投资“事倍功半” “跷跷板”效应仅为表象
上海证券报·2025-08-18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