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2亿元 同比增长23.78% 净利润27亿元 同比增长62.26% 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镍产品出货量达13.94万吨 同比增长83.91% 成为业绩核心增长动力 [3] - 锂产品实现营收15.53亿元 毛利率保持在10%左右 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背景下仍保持盈利 [4][5] 业务结构分析 - 业务横跨镍/钴/锂三大能源金属 覆盖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贸易等领域 [1] - 镍矿产品及镍中间品营收占比达49.4% 毛利润贡献率达57.9% 成为主要盈利来源 [3] - 钴产品毛利率增长15个百分点至32% 主要受刚果(金)钴出口禁令推动MB钴价从9.95美元/磅低点升至16美元/磅 [3][4] 产能扩张进展 - 印尼华越/华飞湿法冶炼项目已实现产能全面释放 [3][6] - 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合作推进Pomalaa项目(12万吨镍金属量)和Sorowako项目(6万吨镍金属量) 其中Pomalaa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 [6] - 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预计2025年底建成 将强化矿冶一体化优势 [2][5][7] 产品价格周期 - LME镍价处于近五年低位 下跌空间有限 [2][8]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月下旬5.99万元/吨低点涨至8月18日8.47万元/吨 涨幅逾41% [8] - 钴价受供给端约束维持强势运行 二季度始终保持在15.5美元/磅以上 [3] 增长预期与估值 - 卖方机构对2025年营收预期达680-740亿元 2026年预期超800亿元 [1][9] - 公司年化每股收益达3.22元 接近2021年3.25元高位 每股净资产显著高于2021年同期 [11] - 陆股通持股数量从一季度7772万股增至二季度14951万股 环比大增92% 超过上轮周期高点 [11] - 市值从2021年1700亿元高点回落至2024年7月350亿元低点后 目前已站稳700亿元 [1][10]
华友钴业营收、市值奔向“双千亿”